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保护我方反派剧本第105节(1 / 2)





  二来,不管再收多少人进后宫,那些女人也不是他的月娘。

  但秦非芒说的没错,总不能把人放进后宫了,却又不给人好地方住,林贤妃被他发配去江南西路的宁王府跟宁王作伴了,贤妃的位子空了出来,他还打算明年再挑一个补上来呢。总不能到时候已经是寡妇的女儿有独立的宫殿,而嫁给他的贤妃娘娘,却只能偏居一隅吧。

  这样一想,天寿帝就准了。

  秦非芒心里一喜,因为这代表着又有个大工程落在他头上了,谁知道下一秒,天寿帝又补充一句:“依朕看,也不必再大兴土木,宁王府不是就空着吗,改一改,改成公主府就好。”

  秦非芒:“…………”

  这能改???

  还别说……真能改。

  宁王府是亲王规格的府邸,而楚国公主的品级,也等于亲王,只是历来公主府都要比亲王府小一点,给楚国公主居住,好像有点逾越。

  想了想,为了少花钱、也为了显示他的问心无愧,天寿帝干脆,把楚国公主往上提了一级,直接给她封了个长公主。

  他心想,这下子外面的人应该知道,楚国公主没有杀人了吧,朕这么英明神武,怎么可能包庇杀人犯,还给她更高的封号呢?

  然而不同人,不同脑回路。

  他这行为看在其他国家的使臣眼中,那就是他心里有鬼。

  毕竟天寿帝有多不在乎自己的女儿,大家都知道,这不年不节的,也没听说过哪个公主死了丈夫就能被册封一次的。

  所以说,肯定是楚国公主立了连天寿帝都震惊的大功,比如,宰个匈奴单于什么的,不然他才不会这么大方呢!!

  ……

  这些事都跟孟昔昭没关系了,楚国公主,哦不,现在应该称呼她楚国长公主了,因为是临时册封,没有大操大办,甚至连文武百官们都没请,直接在后宫就走完了一系列的流程,然后,长公主就带着自己的所有家当,还有当初那些跟她一起去了一趟匈奴的人,都搬进了长公主府里。

  长公主搬迁安顿好以后,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让人把孟昔昭请过来,屏退左右,然后对他深深的福了一礼。

  “多谢孟大人救命之恩。”

  孟昔昭赶紧还礼:“长公主不必如此,微臣也只是食君之禄、忠君之事。”

  长公主苦笑一声。

  说是这么说,但有几个人能真心实意的去搭救已经陷入绝境的她?虽说孟昔昭给她出的主意,把她的命都架在了火上烤,可被架上去的不止她一个人,还有孟昔昭自己。

  从一开始的麻痹匈奴士兵,到后来坚决的维护她,绝不让匈奴人把她带走,哪一桩,不是用自己的命去冒险。

  崔永善知道,孟昔昭这个人谨慎,事情过去了,他就不会再承认自己跟这些事有关了,同时,他也不会挟恩图报,恐怕往后,他们就会渐渐的形同陌路,届时,她好好的当着她的长公主,而孟昔昭,则继续冒险,在那乌烟瘴气的朝堂里踽踽独行。

  她也不知道自己能怎么报答孟昔昭,便只能说道:“孟大人的恩情,本宫一辈子都忘不了,若有需要本宫的地方,孟大人一定要直言,本宫绝不会推辞。”

  果然不出她的所料,孟昔昭只是摇了摇头,对她说:“微臣没有什么需要长公主帮助的,还望长公主日后放宽心,好好的保养身体,做个长寿又怡然自得的长公主,这样,才不愧对您这一路吃的苦啊。”

  长公主听了,浅浅一笑。

  “请孟大人放心,日后本宫一定好好的过日子,为天下公主,都做个表率。”

  同为皇家儿女,凭什么只有皇子可以恣意人生,上下活动?

  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,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,她依然是公主,可往后,她再也不会自比野草了,她也要好好的活,肆意的活,让大家都看看,公主不是只有和亲和嫁人这一条路可以走。

  公主,也是可以尊贵无比的。

  *

  孟昔昭从长公主府出来,回到家,就看见张家院正指挥着十来个人,把年货搬进后厨。

  再有几天就过年了,如今应天府的热闹程度已经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,连翰林院那种半天没人说话的地方,都比平时热络了几分,大家都商量着买什么年货,送什么年礼呢。

  这是孟昔昭第一次以官员的身份过年,他也得送年礼。

  左不过就是一些炭敬,再送上几样文房四宝,齐活了。

  但说是炭敬,也不能真的就送几斤炭过去,那非要闹笑话不可,炭敬冰敬纸敬,这是大齐官场里送礼的说辞,人人都送,有钱的多送点,没钱的少送点,只是绝不可以不送。因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,这东西已经不算是打点了,只是正常的人情往来。

  孟昔昭因为如今还没正职,连个正经的上峰都没有,他想送东西,只能往右相闫顺英那里送,但孟昔昭琢磨了一下,反手把孟夫人给他准备的一份礼物,拆成了两份,一份送去右相府,另一份则送去左相府。

  闫顺英那边,一到逢年过年的,右相府门口的人流量比望江楼都多,真.踏破门槛,这就是门生太多的好处了,收钱都能收到手软。

  而左相司徒桓那边,人流量差点,但司徒相公的死忠粉特别多,他和闫相公,一个走质、一个走量,在朝堂上,看起来仿佛右相狠压左相一头,实际上,他们俩分庭抗礼,谁也动不了谁。

  就这,中间还夹了一个孟旧玉,跟他们分权夺势。

  由于给闫顺英送礼的人太多,他都没注意到孟昔昭给自己也送了炭敬,倒是左相那边,礼一送过来,左相就知道了。

  看着下人送过来的礼单,司徒桓微微一笑,“这孟昔昭,倒是个会做事的。”

  他的下首,一人闻言,却拧眉道:“我看他是摇摆不定、曲意逢迎,两头吃,两头都想讨好。”

  司徒桓不置可否:“你怎知道就是这样,也许他是两头敷衍,两头都看不上眼。”

  那人:“…………”

  不至于吧!

  得是多猖狂的人,才能有这样的心思啊!

  司徒桓笑了笑:“我也只是猜的。”

  听到这话,那人的脸色才好看了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