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保护我方反派剧本第48节(1 / 2)





  天寿帝儿子不多,但女儿特别多,一共十七个女儿,大齐公主比皇子议亲更早,一般十三岁就开始找驸马了,正式出嫁的时候,十六岁左右,跟如今的婚嫁年龄差不多,而四年前,上一位和亲匈奴的公主去世以后,天寿帝突然叫停了本来都在相看驸马的几位公主的婚事,大家惴惴不安了许久,过了几个月,他又改主意了,让她们继续找驸马。

  但除了两个公主,一个是那年才十二岁的楚国公主,另一个是那年十四岁的荆国公主。

  现在这俩公主,一个十六,一个十八,都没嫁人,都没定亲,很显然啊,就是留给外国的。

  沮渠慧觉在应天府住了这么多年,这事他自然也知道,背后他鄙夷大齐皇帝一点骨气都没有,面前,他则无比的好奇,到底哪位公主会被他送给匈奴呢?

  孟昔昭思考了片刻,回答他:“可能是楚国公主吧。”

  沮渠慧觉有点震惊:“她不是年纪更小吗?按你们大齐人的想法,不应该先把姐姐嫁出去吗?”

  孟昔昭:“……”

  你问我我问谁。天寿帝的脑子,正常人怎么会明白他在想什么。

  天寿帝这人,你也不能说他重男轻女,其实他对儿子女儿态度都差不多,那就是,虽然你叫我父皇,但我只当你是个熟人。

  他只把真爱给他生的孩子当孩子,其他人,该给封号就给封号,该送出去和亲,就送出去和亲。

  书中对和亲匈奴的描述也不多,就是走个过场而已,和亲公主是谁,其实孟昔昭根本没记住,他只记得后来,书中以詹不休的视角写到,匈奴单于在大婚半年之后就去世了,去世的时候公主也在,新上任的单于认为父亲死得有蹊跷,所以他没续娶这位公主,而是以匈奴的规矩,让公主殉葬了。

  后来大齐乱起来,新单于顿时翻旧账,说他父亲就是被怀恨在心的公主杀掉的,他要为父报仇,然后,撕走了大齐的一大片领土,被三司使糟蹋过的真定府?很好,又被匈奴糟蹋了一遍。

  他之所以认为是楚国公主,是因为桑烦语说,之前天寿帝感慨过,说楚国公主也是个很有才华的女子,皇帝的消息肯定是最灵通的,别看匈奴不声不响,就派左贤王来求娶了,但他们不一定没跟皇帝商量,很有可能,他们早就递出了书信,表示了自己求娶公主的心思。

  要不然,天寿帝那个万年想不起自己儿女的人,怎么会突然想起楚国公主来呢。

  沮渠慧觉也叹气,作为一个文化人,他是真的很怜惜这些命途多舛的女子,当然,叹完了,他又开始高高兴兴的吃菜,孟昔昭看着他那心大的模样,有点想笑。

  这就开始看我们和匈奴的笑话啦?

  那你知道不知道,老单于死了,新单于继位,他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率兵攻打月氏,我们大齐是被撕走了一大片国土不假,可你们月氏,直接被纳入匈奴了啊,以后,你们就不是月氏国了,而是月氏庭。

  沮渠慧觉抬起头,要跟孟昔昭碰杯,孟昔昭当即露出笑容,很是殷勤的把自己的杯子递了过去。

  *

  本来,孟昔昭对楚国公主和亲的事情也不是十拿九稳的,而等到七夕节,也就是乞巧节这天,他就知道,稳了。

  因为楚国公主竟然出宫过节了,站在内城的城墙之上,她俯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,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
  从没听说过公主还能上街的,她这样,估计是自己去求了天寿帝,而天寿帝看这个女儿马上就要去匈奴过苦日子了,这才施舍了她一把。

  这天特殊,满大街都是小娘子,卖的也全是小娘子们喜欢的东西,连百花街气氛都变了,原本一看就是红灯区,现在到处都是五彩的,连那些接客的女子,都走出来,观看那些跟着好姐妹一起游玩的小娘子。

  孟娇娇跟詹茴游湖去了,孟昔昭敬谢不敏,他现在还是恐水,再等上一阵,他再治自己这个毛病吧。

  至于恐女人的问题……孟昔昭通过不懈的尝试,也总算是试出来了机制,普通的被女人摸一下,是没关系的,但不能在他本身就很害怕的时候摸。

  本来就害怕着,浑身上下都非常敏感,这时候一个人过来摸他,一下子就会触碰到身体的本能反应。

  好消息是,这个触发机制有点严苛,孟昔昭胆子挺大的,除非水和女人同时出现,不然一般都触发不了。

  坏消息是,这没法治了,谁家克服恐惧是一克服就克服俩的。

  而且孟昔昭发现,如果女人变得特别多,他也会有种坐立难安的感觉。

  就比如现在。

  大街上,少说得有几千个打扮鲜亮的小娘子……

  默了默,孟昔昭转身就想走,然而一时之间,他不知道自己能去哪。

  孟娇娇去游湖了,孟昔昂则去见县主了,每年只有这一天他们俩能见个面,坐一起,喝杯茶,孟昔昭自然不能去打扰他。可是回家也不行,孟夫人对于自己没有的东西,都有种补给孩子的狂热,她小时候娘去的早,爹是个蠢货,继母又面热心冷,好几年,府里都没搭过小娘子必备的彩楼,她只能被邀请去别人那,玩上一玩。

  孟昔昭这几天是看着孟夫人怎么对那个彩楼吹毛求疵的,他甚至怀疑,如果自己现在就回家,孟夫人会把他也塞进彩楼里,过一把把他当女儿养的瘾。

  庆福看他一脸的纠结,还提议:“要不去不寻天?”

  孟昔昭摇头:“不去,这时候去,还不成了那些贵宾眼里的西洋景了。”

  毕竟他跟那些“大才者”格格不入嘛。

  庆福不知道西洋景什么意思,正疑惑着,突然,附近响起一个非常好听、非常温柔的男声。

  “这倒是巧,没想到会在这遇上孟少卿。”

  孟昔昭耳朵动了动,这不就是上辈子最流行的男神音么,他怀着好奇的心思,转过头,发现站在他后面的,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。

  孟昔昭现在已经形成习惯了,第一反应,先去看那人腰上佩着什么。

  孟昔昭还在疑惑这人是谁的时候,庆福嘴不动,只是悄悄靠近他,给他来了句十分模糊的:“这是临江王。”

  孟昔昭:“……”

  看一眼面色如常的庆福,孟昔昭再看向五皇子,顿时笑得像朵太阳花:“微臣拜见王爷,没想到在这日子,王爷也会出来与民同乐,这可真是大齐百姓之幸啊。”

  五皇子被他吹的笑容愈发加深,真是够不容易的,两个月,终于让他逮到孟昔昭了。

  “本王正想找个地方用膳,不如孟少卿也一起来?”

  孟昔昭直接就想拒绝,他宁愿回去当孟夫人的二闺女,都不想跟五皇子坐一起,坐实他跟参政府亲密的传言。

  但是话到嘴边,孟昔昭突然看了看周围,过路人明显听见了他们刚刚的对话,正悄悄的打量着传说中的王爷是什么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