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5节(2 / 2)


  “不用这么客气,他很乖,也教了珊珊很多知识,没有给我添麻烦。今天就在我这里吃晚饭,我们早点吃,你吃完再回去。”

  “那我们就不客气了,我也很久没有吃静姝姐你炒的饭菜了,我一直都很怀念。”燕丽笑得眉眼弯弯,这话倒是一点都不假,没有人不喜欢裴静姝做的饭菜,就连回了城的柳博衍也经常跟着萧长风下乡来,到裴静姝这里蹭伙食。

  不过柳博衍也不是白吃,每次下来都会给生产队做一些指导工作,引导大家更好地种地。

  今天燕丽燕明都在,裴静姝炒了一只小煎鸡,手撕兔,又炒了好几道菜。燕家两姐弟吃得十分满足,从金沟村走出来的时候,他们手上还带了两大包东西,都是裴静姝送给他们的小吃。

  “姐姐,这个薯片好好吃,快尝尝看,你猜猜这是用什么做的?”燕明一脸兴致勃勃的问道。

  燕丽咬了一口,脆脆的,很好吃,“是用什么做的?”

  “这是用土豆片炸的,是不是特别好吃?我上次来的时候正好遇上静姝姐炸薯片,满满一锅,我们吃了好多……”燕明和燕丽讲起裴静姝家的吃食,简直滔滔不绝。

  后面跟着的女孩唇边挂着笑意,朝远处的路走去,夕阳的余晖在他们身上撒下一层温暖的光芒,暖暖的。

  顾明春也生了,生了一个小女孩,一向重男轻女的窦母似乎不怎么喜欢。

  窦晓霞在裴静姝家里说起的时候眉飞色舞,杨孟英也十分解气,对裴静姝说道:“让那个顾大娘重男轻女,还说你生的不带把,哼,现在顾明春生的也是一个不带把的,这简直就是现世报,活该!当初顾明春怀着的时候,她就一口一个窦家的孙儿,还去求神拜佛,让老天爷保佑顾明春怀儿子,老天爷就是看不下她的作为……”

  “儿子女儿都是一样的,你也知道她这样做不对,你又何必跟那种人一般见识?这事跟我们没有关系,你们在外面也少说几句吧,别人听到也不好。”裴静姝道。

  “我这是在给你打抱不平,你这受气包的个性,你忘了她当初是怎么说你的?”杨孟英不爽。

  裴静姝摇摇头,“狗咬你一口,难道你还要咬回去?”

  她是不想和顾大娘再有什么纠葛,反正她都和顾明轩离了婚,和顾大娘最好还是两清。这样争来争去也没什么意思,现在她已过得很好,那顾大娘过得也够惨,现在已经开始改革开放,土地下放也不久了,今后她的生活会越来越好,一个顾大娘更加左右不了她。

  “静姝说得对,我今天也是在家里说说,在外面我才不会说这样的话呢!现在我们的生活也过得好,那顾大娘过的哪叫生活?我们静姝家的猪都比她吃得好。”窦晓霞笑着道。

  杨孟英想了想,现在裴静姝名气越来越大,也要注意一下名声,免得给裴静姝招黑。窦晓霞刚才劝的那些话也很对,静姝这里的猪可都吃的是粮食,听说那顾大娘还天天喝稀饭,她又何必跟顾大娘那样的人计较,这种人已经不足她一哂了。

  其实今年承山大队的收成很好,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粮食也多,顾大娘不至于天天喝稀。只是这顾大娘之前到处借了些米,去年又因为工分没有挣够,贴的钱也没贴足,今年分月月粮的时候就比别家要少分一些。

  顾大娘看别人个个都富庶了,只有她穷酸,就更加舍不得吃,都把那些粮食存起来,万一今后收成不好,还可以拿来度日。

  今年年底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,今年众人的猪长得快,长了半年的猪也有两百斤,大大缩短了生长周期。那些养了一年的,有的有三百多斤,这要是放在以前,他们想都不敢想。

  杀的过年猪肥,大家也都高兴,这比生产队大丰收还要高兴,因为这些猪都是他们自己养的,杀了也是自己的,别人分不去。大家尝到甜头之后,一个个也都琢磨着要新建猪圈,等过完年多买两只猪养着。

  第131章

  因为顾明春怀孕, 顾大娘打算去窦家小住了一段日子,说是要去照顾顾明春。恰好年底猪也卖了, 剩下两只母鸡也是要给顾明春送去坐月子的。家里了没了家禽,去女婿家里照顾女儿, 倒也合情合理。

  不过顾大娘想得很美, 去了窦家两天就被窦母气得跑回来了。窦家人一个个不是善茬, 尤其是窦母, 家里有那么多儿媳妇, 要把她们管住,就得有点手段。顾明春生了个女儿, 窦母重男轻女,再加上窦母本来就不喜欢顾明春,对顾大娘和顾明春难免就有怠慢的地方。

  顾明春见着顾大娘就诉苦, 一开始的时候,窦大娘还会跟着她义愤填膺地说窦家人不是东西, 但听得多了,难免也会觉得烦。窦老九是个闷声不吭的,夹在老婆和老妈之间拿不定主意, 不敢违逆窦母的意思,又宽慰不了顾明春, 顾大娘在窦家差点还和窦母吵了一架。

  如今受的窝囊气多了,顾大娘也被磨平了不少棱角, 以前要是谁敢让她受这样的窝囊气, 她定然要跟别人争论到底。因为那时有顾明轩在她身后给她撑腰, 现在顾明轩也和她离了心,再加上又是在别人的地盘上,顾大娘只好忍下这些气,回了金沟村。

  虽说她在承山大队名声不好,也有很多人背地里议论她,杨孟英更是巴不得看她的笑料,但那些人好歹还是讲几分道理的,跟窦母这种耍滑耍狠的人一比,顾大娘都觉得自己不是窦家人的对手。

  顾大娘回来的时候,正好金沟村的一群女人正坐在裴静姝的院子里晒太阳嗑瓜子。这种瓜子不是葵花籽,而是南瓜籽儿,裴静姝今年给他们的南瓜品种质量上乘,种出来的南瓜分外香甜,而且这南瓜籽儿还颗颗饱满,晒干之后放点盐在锅里炒一炒,味道别提多美。

  这年关正好大家都没什么事情,聚在一起嗑瓜吹牛也是一件打发时间的美事。见着顾大娘突然回来,大家都忍不住用眼神打了招呼,意思不言而喻。

  刘明秀向来是个嘴快的,就笑着跟顾大娘打招呼,“顾大娘,你不是去照顾明春了么?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?”

  顾大娘见窦晓霞正好也在,就故意拔高声音道:“可别提那窦家了,他们是缺德人,明春生小孩,窦家人还让她做这样做那样,还没出月子呢,就要帮着做活了。明春的身体本来就不好,月子没做好,今后她这一辈子就有的受了。”

  窦晓霞道:“你既然觉得我们窦家那么不待见顾明春,那你怎么不在哪里好好照顾,跑回来作什么?我出嫁之前,也是见过我娘家妈是怎么对待我上面的四个嫂嫂的,也没你说得那么缺德。”

  她知道窦家不养闲人,窦母在平时最讨厌偷懒的人,对窦家那几个儿媳妇也比较苛刻,但是她们坐月子的时候,窦母还是比较照顾的。毕竟同是女人,窦母也知道坐月子对女人的重要性,窦母与儿媳又不存在深仇大恨,没必要在短短的月子期间为难儿媳妇。

  窦晓霞知道顾大娘是个喜欢说胡话、又挑剔十足的人,在顾家发号施令惯了,去窦家会和窦母有过节就再正常不过。

  “你自然是向着你的后家妈,当初明春大着肚子回来,你们一家人对明春不闻不问,这还不缺德?”顾大娘一股气憋在胸口。

  “顾明春是自己要回来的,这又跟我娘家有什么关系?她自己嫌弃我娘家配不上她,觉得待在窦家难受,要跑回娘家来,难不成窦家还帮她关着不准她走?只怕到时候又要被你说成连娘家都不让她回。”窦晓霞反驳道。

  院子里坐着的人也帮着窦晓霞,“顾大娘,窦晓霞都已经是裴家的儿媳妇了,窦家那边的事情和她也没多少关系,你要找说法,也该找你的亲家和女婿,你找窦晓霞说这事,算是找错人了。”

  “就是!我想窦家也娶了那么多儿媳妇,你那亲家也不是第一次当婆婆,应该不至于那么苛刻。你要是实在放心不下,要不就在窦家裴顾明春做完月子,你这去两天又跑回来找窦晓霞,这就本末倒置了。”

  顾大娘气得咬牙切齿,只好摔门进了屋。想着当初那么多大好青年等着让顾明春选,顾明春一个都没有看上,最后却阴差阳错嫁给了窦老九,还摊上那么一个恶婆婆,顾大娘心中就只觉得懊悔不已。

  这几天也没见着顾明轩,不知道这个和自己离了心的大儿子现在捣腾些什么。顾大娘打开后门,正好看到顾小军顾小伟两兄弟正在玩泥巴。

  顾小军还是傻里傻气的,再也不复以前的聪明伶俐,他这一辈子算是毁了。想着以前顾家的风光,顾大娘只觉得无限凄凉。

  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”一道奶声奶气的声音打破了顾大娘的伤感。

  顾大娘抬头一看,就见顾珊珊、裴朝辰跟在裴静姝的左右,嘴上念着她听不懂的诗词。不过顾大娘还是知道顾珊珊念的是一首诗,她以前听裴静姝那边有读书小孩念过。

  “妈妈,我有没有念错?”顾珊珊一脸雀跃地望着裴静姝。

  裴静姝摇摇头,笑着说:“你念得很好,没有念错,很棒,已经会五十首古诗了。”

  裴静姝也觉得顾珊珊和裴朝辰很厉害,这么小的年纪竟然一点也不排斥读书,顾珊珊现在才四岁多就会算术,还认识一些简单的字,在燕明耐心的教育下,现在会了许多诗词。当初裴静姝让燕丽燕明两姐弟给他们上课,其实并没有想过要让他们学得多厉害,只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,多听一些故事就行了。

  没想到效果竟然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,裴静姝也很感谢燕家两姐弟。

  她想等过了这个年,就让顾珊珊和裴朝辰去上学,裴朝辰的年纪也大了,现在都七岁了,就算没有幼儿园上,也该是上小学的年纪。至于顾珊珊,她一个人在家也不好玩,索性和裴朝辰一起入学,能学多少算多少。

  </div>

  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