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九卷[大势所趋]:第八章[止戈为武](1 / 2)





  雅典娜二世并没有在罗马侵入的地区登陆,而是率领舰队直接开到罗马城的外港奥斯提亚(註一)。奥斯提亚的罗马舰队发现马其顿舰队来袭便出港迎战,但在马其顿战舰的一阵希腊火喷洒之下就全军覆没了。于是两百艘马其顿运输舰就涌入港内,把整个港湾塞得满满的,然后就很迅速地卸下了一万名步兵。这些步兵配备了发射黑火药凸缘式底火枪弹的槓动式步枪(註二),以及十门120公釐膛线后膛装填攻城砲(註三)。

  马其顿军又如何会有枪砲呢?原来十二年前的聂伯城之役时中国第七骑兵旅展现了超时代的火力,让雅典娜女王大为震惊,便在随后派赴中国的交换学者中安插了一些科技间谍,并特别指示这些间谍学习枪砲的製作技术。

  马其顿的科技间谍们在中国学会了枪砲的原理,但原理归原理,而落实到工业化的製程上那就是机密了,是不会让交换学者有机会接触的。虽然这些希腊人相当聪明,旁敲侧击地也揣摩出不少製造技术,但由于马其顿的冶炼与化学工业水准还差了很远,许多较先进的製造技术即使知道了也无法模仿。

  无论如何,在雅典娜女王投入大量资源的全力支持之下,马其顿还是造出了枪砲。这些武器虽然限于工业基础,只相当于“上一次歷史”十九世纪中叶的水准,较之中国差了好几个世代,但在西方已是辗压性的无敌了。

  马其顿军登陆后不急不徐地进发,当天日落之前便抵达了罗马,第二天日出之时就在城前列阵。罗马城内的公民虽然已连夜组成了两个军团,人数比对方还多,但海军的全军覆没让他们意识到马其顿军无敌的传言原来是真的,于是就没有出战,而决定坚守城池,等待南方的大军返回应援。

  不过马其顿军要比罗马人所能想像的还要厉害得太多,他们十门大砲齐发,轰了几轮,就把罗马城墙轰垮了约一个希皮孔(註四)长的一段。紧接着由雅典娜二世与萇申在前领头,后面跟着六千名端着步枪的马其顿士兵,就从这段缺口衝进了城内。他们毙敌数百人后,罗马馀眾明白了己方完全不是人家的对手,顽抗下去只是白白丢了性命,于是就全部投降了。

  让罗马人觉得万幸的是,马其顿帝国女王只是剥夺了罗马拥有军队与发动战争的权力,其他事务则给予了极大的地方自治权。因此罗马以及他们之前所征服的地区,就不起丝毫抗拒的念头,顺顺当当地归顺了马其顿帝国。

  接着雅典娜二世又领兵越过亚平寧山脉进入到波河平原(註五),在帕玛(註六)建立据点。雅典娜二世向四方传檄,以马其顿女王之名,要求各部族服从女王,解除武装,停止互相征伐。由于女王给的条件相当宽大,而且大家也明白自己难当帝国大军一击,所以英苏布雷(註七)、利古里亚(註八)、波伊(註九)、威尼斯(註十)、皮切尼(註十一)、伊特里亚(註十二)等各部族都乖乖归顺,过起爱好和平的日子,整个亚平寧半岛就併入了马其顿帝国的版图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在此之时,阿尔卑斯山(註十三)的另一侧,也显现出了一番新的面貌。经过十四年的积极建设,中国基建部在欧洲完成了六项重大工程,它们是:

  ?好客海滨的穆里吉奥港。

  ?亚德里亚海滨的塔萨梯卡港(註十四)。

  ?北海(註十五)滨的鹿特丹港(註十六)。

  ?波罗的海滨的斯塞新港(註十七)。

  ?中欧纵贯铁路,从塔萨梯卡经德文、梅尔尼克(註十八)至斯塞新。

  ?美茵—伊斯特运河(註十九)。

  这些工程将里纳兹河(註二十)、易北河、伊斯特河、奥德河四大水系连接成了一整片,使内河航运四通八达,并且在好客海、亚德里亚海、北海、波罗的海都各有出海口。

  照例但凡交通线所及之处,该处就会落入了中国的控制。所以藉着四大水系的河运网路以及一条中欧纵贯铁路,中国就将欧洲的一大片土地纳入了版图。这些领土的范围按二十一世纪的国家名称来描述,包括了荷兰、比利时、卢森堡、德国、丹麦、瑞士、列支敦斯登、捷克、奥地利、斯洛维尼亚、克罗埃西亚、斯洛伐克、匈牙利、波黑、塞尔维亚以及罗马尼亚的西北部。

  这块中国的欧洲领土以奥德河、尼萨河、喀尔巴阡山脉、第拿里山脉、阿尔卑斯山脉为界,与马其顿帝国紧邻。这就挡住了马其顿帝国向西欧继续扩张的去路,而将西欧变成了中国的囊中之物。

  中国接下来在欧洲的发展,无论军事、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基建等等各方面,都可以用系统化、制式化的方法去处理,已不需要姬寰的威望与才能,所以姬寰就带着老婆与孩子们返回故乡中国了。

  姬宇封了他这位劳苦功高的亲弟弟;前「日耳曼+凯尔特+斯拉夫」国王姬寰为「德文亲王」,食良田一千公顷,享有种种更胜于“王”的“亲王”特权,世爵世荣,并在德文盖了一座王宫做为其在欧洲的行宫采邑。而太后杜攸也不想让姬寰当个游手好间的王爷,就叫他接任罗氏企业集团总裁,自己则卸下事业的重担,专心调弄一堆孙儿孙女及外孙儿外孙女了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在非洲方面,中国已征服了德姆特与麦罗埃两国,使红海整个西侧从埃及到示巴都纳入了中国的版图。同时也开始进行六项重大基础建设,它们是:

  ?克莱斯玛运河,贯通红海与地中海,与“上一次歷史”中于公元1869年的开通的那条「苏彝士运河」路线相同。

  ?亚歷山大航空港,位于亚歷山卓市。

  ?苏丹港,位于红海西岸的南北中间点。

  ?麦苏铁路,连接麦罗埃市(註二十一)与苏丹港。

  ?吉布地港。

  ?中非横贯铁路东段,东起吉布地港,经阿迪斯(註二十二)、朱巴(註二十三),西抵基桑加尼(註二十四)。

  这六大建设中的苏丹港与麦苏铁路倒也罢了,那只是巩固对麦罗埃的统治,并增进该地的区域繁荣。而中非横贯铁路东段的兴建意义就要大的多,因为基桑加尼是刚果河大型船舶的通航终点,这条铁路将刚果河水系与地中海、红海、印度洋与联系了起来,打开了非洲心脏地带通往世界的大门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雅典娜二世收服亚平寧半岛的次年,即中华两千四百零一年;或公元前277年,这也是燕王燕戎人(註二十五)即位的第三年,燕王召见皇帝的常驻代表龚真。

  其实这次召见也没什么事,不过是燕王要龚真向皇帝转达问候之意,并且提议以五十金购买放在皇帝书房里的一座自鸣鐘,那是他在周朝为人质时所见又很喜爱之物。燕国满朝文武闻之皆颇不以为然,大家心想这朝议是讨论国家大事的场合,怎么谈起买玩具的事了?

  燕王自己倒不觉有何不妥,还向龚真详细交待,说他想买的是会发出「滴?滴?滴?答-答-答-滴?滴?滴?」声音的那一座,而不是其他的自鸣鐘。并且为了保障不出错,还叫龚真把那响声复诵了三遍。

  其实这响声是电报明码的遇难求救信号,不过整个燕国就只有燕王一个人知道,这是他以人质的身分追随皇帝时学会的,燕王这是在向皇帝求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