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6节(1 / 2)





  正这么想着,顾大娘抬头便见灶台上面吊着一块腌制的肉,那肉应该还没吊上去多久,都还可以看见白色的色泽。

  顾大娘四处张望了一眼,手脚麻利地去把那肉取下来,赶紧走回家去了。顾小军正傻呵呵地坐在门槛上,见着顾大娘提着一块肉,也跟了过去。

  顾大娘刚把肉藏好,转头就见顾小军正站在自己的房间里,差点吓了一跳,“你这个死小孩!你怎么突然跑过来了?你妈呢?怎么没看着你?”

  “肉……肉……”顾小军傻傻地看着顾大娘,嘴巴里只会念一个肉字。

  顾大娘从桌子上拿了一根咸干菜给他,“你不可以对别人说,说了就没有肉吃,你乖乖听话,过两天奶奶就给你煮肉。”

  顾小军哦了一声,也不知有没有听懂,拿着一根咸干菜就嚼了起来。

  等到张慧英洗完衣服回去做饭,却见灶台上方的肉不翼而飞,就赶紧去问顾老三,“你把那块肉放到哪里去了?”

  “什么肉呀?”顾老三不明所以。

  “灶台上方那块肉呀!”

  “我什么时候动过那块肉?”

  张慧英一听就糟了,“你没有动过,那怎么不见了?难不成家里还有贼?”

  两口子又在厨房找了一圈,还是没有找到那块肉,张慧英整个人都快要气炸了,他们两口子好不容易买一块肉起来,自己舍不得吃,没想到却做了别人的嫁衣裳。

  张慧英站在院子里骂了半天,顾小军指着顾大娘那边说肉,张慧英顿时就明白过来,她想去找顾大娘理论,结果顾大娘早就把肉藏起来,死活不认,两婆媳还吵了一架。

  大家知道前因后果了之后都纷纷安抚张慧英,裴静姝又送了一些油渣给他们两口子。说起来也是因为她叫顾老三过去量地,才害得他们家遭了小偷。

  顾老三两口子得了半罐油渣,对裴静姝谢了又谢,同时也越发痛恨起那偷肉的小偷。

  转眼间玉米大豆就要成熟了,今年的承山大队可谓大丰收,那些从裴静姝那里买种子的人一个个都赚大发了。从城里带回来的改良过的玉米种不仅早熟,结出来的玉米个头还非常大,有一些植株甚至能结两三只大个玉米,产量一下就上去了。

  第95章

  现在正值春夏交替,刘兴背着小半背篓玉米前往金沟村, 身后还跟着刘支书。

  正在村口啃着玉米的众人见了, 就笑道:“刘支书,又来找裴静姝呀?”

  刘支书就道:“今年多亏了裴静姝从城里带回来的玉米种, 我看她把种子分给我们了, 自己地里也没有种玉米, 就给她背些过来。要不是她把这些玉米种分给我们, 我们今年还不知道是什么光景呢!”

  正在啃玉米的村民们听了,也都略带惭愧。虽说他们也是花钱从裴静姝手上买回来的种子,但裴静姝大可以留着自己种, 这些种子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那几分种子钱。以前他们从裴静姝手上免费拿的那些菜种,裴静姝也一分钱都没有收。他们倒是种在地里自己吃了,却没有回报过裴静姝, 更不要提裴静姝还教他们做凉粉做蛋糕做饼子等手艺。

  等刘支书两叔侄离开之后, 刘明秀就说道:“静姝给了我们这么多好处,我们也该给她送些东西过去。”

  “我地里的豌豆长得不错,我给她送点豌豆过去。”

  “你送豌豆,那我就送蚕豆, 我那蚕豆长得嫩, 而且每颗都很饱满, 我现在就去地里摘一些新鲜的。”

  “你们把我想送的都送了,那我送什么?”

  “你的毛豆不是长得挺好?李大娘, 你也别舍不得了, 主席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, 又不是缺那么一点吃的。就算你送十斤出去,你地里的收成也比去年多。”

  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,很快就安排下来,谁送什么送多少,免得一会儿谁家送多了谁家又送少了,送多了觉得亏送少了脸上也无光。虽说这都是各人的心意,但大家商量好,这样才有利于团结。

  刘支书和刘兴两叔侄来到裴静姝家中时,这里也聚了一群人,裴家人、顾老三和燕明都在,正高高兴兴地啃着玉米。

  “今天是什么好日子?怎么大家都往这边背玉米?跟商量好了似的。”罗小慧笑着说,赶紧帮刘兴接住背篓。

  “早知道你们这边有这么多玉米,我们就不今天背来了。”刘支书见屋角堆了不少新鲜玉米,也笑着说道。

  原来今天生产队放月假,大家都看自家地里的玉米长得不错,就都想着给裴静姝这边掰些过来,裴家、顾老三、罗九娘那边,还有燕明。今天正好是周末,燕明没有上学,过来教裴朝辰和顾珊珊数数识字。

  燕明这小孩真不错,不仅学习认真,种地也有模有样,裴静姝看过他送来的那些玉米,个头可都不小。当初裴静姝送了些作物种子给他,就是怕他在家里没东西吃,她虽然能接济他一时,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燕明想要过上好日子,还是得靠他自己。

  他有这份知恩图报的心,也足见他懂事明理,果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。

  “现在正是吃嫩玉米的季节,再过一久这些玉米长老了就不好吃了。静姝这次买的玉米种比我们往年种的那些玉米好吃多了,产量还不错,我屋后那块自留地不向阳,还以为这玉米肯定长不好,没想到今年也结了不少。不过挨着竹林那一片才刚刚开花,今天送过来的都是向阳地里的。”杨孟英脸上也满是笑意,她今年在裴静姝这边拿了不少作物种子,每一样都长得很好,这可把她高兴坏了,看谁都觉得顺眼。

  “我们村里的人都说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软糯香甜的玉米,他们可都羡慕我了。”燕明一脸骄傲,现在断风崖那边没有人敢欺负他,大家对他也很照顾,他上学去了,张大婶还会帮他照看地里的作物,免得被鸡给啄了。

  他姐姐燕丽去上学之后,家里的两块自留地都是他在做,今年他也种了不少大豆、玉米和红薯等。不过红薯要等到秋季才能吃,他用来做种的那块红薯地长得非常茂盛,邻里们知道他是从裴静姝这边带回去的新品种,都争相去他地里割红薯条回去扦插。

  能够帮助到大家,燕明这小孩也变得越来越开朗,逢人就礼貌大方地问好,再加上他的身世可怜,认识他的人都对他格外照顾。

  见着燕明这样的成长,裴静姝也非常欣慰。

  “你们都太客气了,快坐下一起吃玉米,刚刚出锅的。”裴静姝给刘支书刘兴递了玉米过去,“其实你们要是鲜玉米吃不完的话,可以卖一些给萧长风。他收一分钱一斤,带壳称。”

  玉米这东西比较沉,而且裴静姝给的种子好,两只基本上就有一斤多。还有那些在裴静姝这里挑了牛粪去当肥料的,种出来的庄稼更是不错,就算按一分钱一斤,一块地的玉米还是可以卖到好几块钱。

  虽说往年他们都不愿意卖玉米,玉米在他们的观念中就是粮食,但今年的收成好,也可以卖掉一部分。

  刘家人口多,土地也多,玉米还可以和红薯混种,是适用性非常好的作物。今年刘家种了二十多平方丈的玉米,自然是吃不完的,更别说还有大豆和红薯等,赚点钱起来存着也不错。

  刘支书就笑道:“那他什么时候来收?我那地里还多着呢!”

  “他上次说明天会来,到时候我让他到你们家去收。”裴静姝说道。

  “不过静姝姐,你给我们的玉米种子种出来的玉米也是两个味道,白的那种非常软糯,黄色的虽然长得也不错,但始终没有白玉米好吃。”刘兴说。

  “这本来就是两个品种,是两种味道就不足为奇。白色的是糯玉米,适合人吃,黄色的淀粉含量高,可以用来做淀粉,或是给猪吃,当猪饲料也是很好的。”裴静姝说。

  当初她和萧长风去买的时候,其实只买了少量的糯玉米,那研究所里面大部分都是黄玉米,这种玉米长出来的个头很大,但是口感不怎么样。裴静姝从农田系统里加了许多糯玉米的种子进去,卖出去的也是糯玉米居多,而且还是她农田系统里的种子。

  刘支书笑道:“玉米可是粮食,人都没有吃饱,哪敢给猪吃这种东西?”

  “你们不要听她乱说,她就是一个浪费粮食的。”杨孟英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