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3节(2 / 2)


  “你也混吃混喝,还吃得最多。”裴朝辰顶嘴说。

  裴静龙气得拎起扫帚就要打,裴朝辰赶紧躲到裴静姝身后,裴静姝哭笑不得。一阵鸡飞狗跳后,裴朝辰还是没被他爸撵走,不过今后要负责打扫拾柴等杂活。

  这三天时间何婆婆等得太漫长,赶集前一天,她又找上门来,“静姝,这次我们可以多做一点。”

  “我多给你做五斤。”

  “五斤太少了,你尽管给我装个二三十斤,上次我离开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没有吃到呢!”

  裴静姝失笑,“何婆婆,不着急,钱我们可以慢慢赚,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。”

  何婆婆本想多赚一点,结果裴静姝只给她装了十五斤,背到集市上后,没多久又卖完了。

  连续卖了三轮集市之后,周围人都知道裴静姝会做一种叫凉粉的东西,这凉粉便宜还好吃,便有不少人想偷师学艺。不过听说了这凉粉要用红薯粉做之后,半数的人都打了退堂鼓。

  现在人人都羡慕何婆婆,可以帮着裴静姝卖凉粉,听人说她赶一次集市就能赚五毛钱。这钱来得轻松,而且每隔三天就有,让周围人狠狠眼红了一番。

  裴家两婆媳知道后也想来分这一杯羹,裴静姝让杨孟英再等等,他们家又不是吃不起饭。

  窦晓霞听说很多人都被裴静姝拒绝后,不好意思找裴静姝开口,就去找上裴静龙。

  “你说你妹到底是几个意思?这么好的差事儿,怎么先不想着自家人,反而去便宜一个外人?”

  裴静龙才帮裴静姝把竹根挖完,正在劈那些大竹根,这样才好晒干当柴火烧。听窦晓霞这么说,便道:“那何婆婆虽然是个外人,但对静姝和珊珊也不赖。再说何家那样,静姝帮帮忙也没什么。”

  “我也没说她帮何太婆不对,但好歹让我们也跟着赚点。你在这边帮她做这么多活,她现在连工钱都还没开给你,你妹现在变扣了。”窦晓霞不满道。

  “当初顾明轩帮我们修猪圈修院坝,我们还一分钱没给呢,你怎么就不记得了?我和朝辰在这边,每天的生活从来没差过,你们还时不时过来蹭吃的,静姝可曾说过你们一句?你别犯糊涂,我也就这个妹妹,没有多的兄弟姐妹,她现在正需要帮衬。”裴静龙一本正经地说。

  裴朝辰在长身体,饭量不小,裴静龙人高马大,更不必说。裴家没有他们两父子,再加上时常过来蹭饭,最近确实存了不少粮食。要是在以前,都得省着点吃才够。

  窦晓霞冷哼一声,“我才说你妹一句,你就还我十句,你妹比我这个媳妇还亲。”

  “我说你怎么说话这么酸,你小姑的醋你也吃。我还没说你总是向着你娘家那些兄弟呢!”裴静龙道。

  这个问题扯不清,窦晓霞只好回到正题,“你们兄妹关系好,你去跟她说,让我也帮她卖凉粉。”

  “你账都算不清,卖什么卖,这两年生产队的效益好一些,你老老实实挣工分,饿不死。”

  “裴静龙,你少瞧不起人,家里没有我,你以为你能兴家!”

  两口子一言不合,又吵了一架。

  眼红这事的,当然不止窦晓霞,隔壁的张慧英最近也魔怔了。

  说起来还是分家没有分到钱,家里样样都缺,连分到的镰刀都是最钝的一把,急需一点钱周转。

  自打知道何婆婆帮裴静姝卖凉粉挣钱后,她也想从裴静姝手上拿点凉粉去卖。可惜她第一次去的时候,裴静姝还是说很忙,做不出那么多凉粉。

  张慧英知道裴静姝这是借口,以为裴静姝故意刁难,恰好这两天顾老三砍了自家柴林的一株柏树做了几条板凳,张慧英便送了两条给裴静姝,想以此来换凉粉。

  没料这事被顾大娘知道了,顾大娘正好有气没地方撒,叉着腰就在院子骂起来。

  第18章

  “一个个见利忘本的!老娘辛辛苦苦养你们几十年, 你们倒好, 看见一点好处就上套。让你们给我做一条板凳,你们推三阻四, 转眼却拿去讨好外人, 我这个亲娘还没外人亲!”

  张慧英羞得满脸通红, 她最近没钱过得太憋屈,心底也是一股窝囊气,“我们什么时候没顺着你?老三赚的钱全都在你手上,你分家也没舍得分一分一厘给我们, 家用家具全都在你们那边,老三做条凳子你也要抢……”

  裴静姝本不想理, 但那两人声音都不小, 听着心烦,便出门道:“凳子是我花钱按市价六毛一条买的,你们要吵别对着我的门口吵。”

  昨日张慧英硬塞给她几条凳子,说是他们家老三多做了,就分几条给她。还说是一墙之隔,今后要彼此照应, 意思便是想抱团取暖,不过裴静姝知道说到底她还是眼红凉粉买卖。

  正巧裴静姝家一共也就三条小凳子,一张长凳,平日吃饭的时候, 裴朝辰就坐一只大木桩。她也想买一些凳子和桌子, 奈何集市太远, 她一个人扛不动。

  张慧英送货上门,裴静姝不想占她便宜,就按市价算给她。

  那顾大娘听了裴静姝这话,心中才终于平衡一些。不过周边邻里见了,都对顾大娘连连摇头,暗道顾大娘越老越糊涂,三天两头挑事儿。顾明轩一走,顾家就散架了。

  想赚凉粉钱的人很多,七八天后,裴静姝终于松口,告诉大家有多的凉粉,七分钱一斤,也可以用等价的鸡蛋或麦子换。

  她收鸡蛋和小麦的价钱比集市上稍高一点,有些拿不出本钱的人家也愿意用自家的鸡蛋或者小麦来换。

  裴静姝本来也没想只顾自己赚钱,这样太容易招人眼红。虽说现在的政策宽松了,不像以前那样抓得那么严,但若真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尾巴,也是一件麻烦事。

  若是能与更多的人共赢,到时候就算有人存心想害自己,肯定也有很多人站出来帮自己说话,毕竟他们已经处在同一条利益链上。

  再则,这个时代贫穷落后,裴静姝看着那些人穿着补丁衣服光着脚下地做活,其实也很心酸。她前世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新时代,接受着先进科技和高等教育,如果她能为这个时代做一些改变,她也愿意为之努力。

  尝到一些甜头后,有的人就背去更远一些的集市,因为在那种地方通常能卖到比较好的价钱。裴静姝给他们打的油辣子很多,有的人还喜欢把油辣子上面那层菜油倒一些起来自家用,每次油辣子有剩时就拿回去当蘸料,蘸着白水菜吃,或者做凉拌菜,味道倍儿爽,连不喜欢吃白水菜的小孩也不挑食了。

  杨孟英最近一收工就到金沟村来帮忙,她之前还劝说裴静姝不要养牛,现在她自己却很想养一头牛,这样就不用天天去山头上按部就班地出工了。

  裴静姝屋后的竹林砍了,有些竹子质地很好,就这么当柴烧掉也很可惜,她便让裴建国锯断做一些竹筒,一来以后可以做竹筒饭,二来现在可以用来装蘸料,给那些上门拿凉粉的人。现在又不像后世,有各种塑料胶带或者塑料盒,这穷地方连塑料都少见。

  杨孟英每天过来帮她忙,裴静姝也和她商量好了,以后每个月给她开工钱。杨孟英自是巴不得,现在也不再嘀咕了,连她自己家里的活都不再上心,放手丢给了她儿媳妇,搞得窦晓霞满腹怨言。

  马上就要到中秋节,供销社又要下乡来做交流会。交流会只是当地的说法,也就是供销社的人每逢过节前会带一批货物下乡,到各个生产队动员大家买东西。不过大部分人只是去看热闹,真正有钱有票买东西的人实在很少。

  裴静姝也带着两个小孩去了,但供销社的东西确实大部分都要票,就连买白糖也要副食本。还好裴家有,裴静姝借用裴建国的副食本买了十斤白糖五斤红糖以及一些调料等。眼瞅着两小家伙盯着一旁的糖果,她又掏钱买了大袋大白兔奶糖和薄荷糖,这种吃的糖果倒不需要票或证。

  其余小孩看见裴静姝买那么多糖,一个个都艳羡不已,想去讨点吃。大人见了自是赶紧拉着他们,平日没当着面倒也罢了,现在这么多人在场,若是任由小孩这样讨糖吃,传出去会被说没家教。

  “静姝,你买了这么多东西呀?有钱果真好。”丁大嫂笑着说。

  </div>

  </div>